BIRTV现场 | 人工智能+媒体=?
小路| 流媒体网| 2019-08-21

  【流媒体网】消息:8月20日,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2019)在北京举行。当下的广电行业面临着内部外部的重大变革,从政策到市场,从体制到技术,都呈现着与以往不同的局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一年度性的广电大会,也吸引着产业更多的关注。

  在今年真正到来的5G大潮下,4K、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也进一步与广电产生更深入的融合。比如人工智能,它对媒体行业带来的是内容生产、传播、监管等全方位的赋能,甚至说重构也不为过。以总台为例,在其“5G+4K+AI”的战略中,AI就承担着智慧媒体构建的重任。 显然,人工智能+媒体,有太多的想象空间。20日下午,BIRTV系列分论坛之一,“第三届人工智能与媒体未来论坛”举行,总局、总台及各地电视台、新媒体、有线等相关负责人就人工智能在广电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分享。 我们提炼了各位嘉宾的演讲精华,以飨读者。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信息与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 郭沛宇

  演讲主题:《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18)解读》

  核心要点:

  人工智能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应用,目前呈现出三个特点:

  海量优质媒体资源、融合媒体制播与服务云平台、广播电视融合传输覆盖网、广播电视智能终端为人工智能与广播电视行业的融合创新奠定了基础;

  人工智能在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制作播出、分发传输、终端消费、运行维护、监测监管、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广播电视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发展;

  当前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而且需要合理合规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现阶段,从应用角度来说,广播电视的人工智能应用架构有三个层次:

  平台层:这是支撑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测试、验证的硬件、驱动及软件平台;

  算法层:是在平台层基础之上运行的人工智能算法,比如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等算法,是实现智能处理、智能识别等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技术;

  服务层:面向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可以将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技术封装成智能编目、智能检索、智能制播等应用服务,是支撑选题策划、媒资管理等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技术管理中心工程管理部主任 梅剑平

  演讲主题:《人工智能助力5G+4K创新》

  核心要点:

  梅剑平列举了人工智能在媒体中的具体应用——

  智能语音:自动识别语音内容,目前主要识别各种语言,并形成文稿;

  智能主播:用虚拟主持人进行视频播报,如《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中仿真撒贝宁的应用;

  智能标签:根据媒体题材、场景、人物等信息对视音频媒体进行标注;

  智能审核:利用图像、语音、文字识别技术辅助内容审核;

  智能搜索:通过智能搜索引擎进行素材快速搜索和提取,通过网络媒体的大数据为节目创作提供新闻线索;

  智能编辑:根据视频和音频进行拆条和剪辑;

  智能写稿:在体育、财经等特定的业务领域,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

  智能广告:依托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让广告投放更加精准;

  智能推荐:利用用户行为大数据和节目评价大数据进行个性化智能推荐;

  智能转码:为满足用户流畅收看,根据用户所处网络环境自动调整媒体播放码率。

  他表示,AI能力建设有“ABC”三个要素:首先是算法(Algorithm),这是AI的引擎,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则推动了AI的快速发展;其次是大数据(Bigdata),AI是大数据的顶层应用,但需要依靠大数据来滋养(训练);三是算力(Computing),大规模并行计算为代表的超算技术为AI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上海广播电视台技术运营中心副总工程师 邵勇

  演讲主题:《SMG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探索和实践》

  核心要点:

  邵勇表示,目前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ANI,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即可以专注于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是优秀的数据处理者。这一阶段尚有红利期,比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翻译、AlphaGo等。而ANI以上,是强人工智能阶段(AGI)和超人智能阶段(ASI),届时,社会体系就将迎来巨大变革。

  在ANI阶段,近年媒体行业的需求有几个变化:首先是内容需求量爆发增长,对生产效率量级提升的诉求,其次是内容市场求“新奇变”的需求,三是成本压缩带来的管理效率提升的诉求。而SMG的设想,是通过ANI阶段的一些技术,提升整体效率、效果、管理的能力。 邵勇介绍了SMG AI公共服务平台上的一些尝试:让媒资更好用,如语音、字幕自动识别,热点自动爬取,全文检索、关系图谱、信息百科等;让生产全线增效,如基于语音识别的字幕生成、文档转写,基于文字的音视频快速剪辑,错别字、敏感词检测。此外,还有让主播更有趣、让主创预知节目效果、让网管感知态势等。显然,AI已经逐步介入到媒体业务生产的各个环节,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环境。

  山东海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 隆龙

  演讲主题:《人工智能 媒体赋能》

  核心要点:

  隆龙分享了海看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的一些认知和思考:

  首先,人工智能是传媒生产力提升的一次技术革新,而不是突然闯进传媒业的一个怪物。比如提升内容生产效率、海量搜索和选择信息、缩短新闻生产流程等技术应用,都提升了传媒生产力。

  其次,人工智能是对传媒人的一种解放。自动化合并内容、实时追踪核查信息、一站式剪辑服务、机器写作、视频自动配音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的运用,一方面,正在将传媒人大量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传媒人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更便捷地完成工作,对技术的把控也更具主动性。另一方面,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更是对传媒人思想的一种解放,可以激发更多想象空间、有更多内容生产的创造,以及更多媒介形态的探索。

  第三,智能背后其实是人的智慧。从技术发展角度看,人工智能只是一项技术,且尚处于初步水平。人工智能技术要让机器真正达到有简单意识和情绪,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从现实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只是一个体现人意志的技术。所以,人工智能算法背后更多是人的设定,反映的是人的想法。

  最后,人工智能将加剧媒体及相关领域的洗牌。生产环节,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导致媒体人员被替代;智能技术倒逼媒体采编发传统流程再造,对媒体适用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新闻教学面临重大变革;传播环节,新兴媒体的更迭将加速,未来的媒体形态业态更加难以估摸;新闻机构经济效益的获取也将经历重大转变,由过去借助行政手段推广推销产品,逐步向全面以市场为导向转变。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韩霁凯

  演讲主题:《不破不立,向生而死》

  核心要点:

  01四个问题:

  我们过去的辉煌,源于技术、政策,还是市场?

  我们现在的对手,是互联网公司还是运营商?

  我们未来的希望,是视频、宽带,还是5G?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那里去......

  02三个纠结:

  纠结一,5G牌照下发 VS 建议大投入(关键词:没钱);

  纠结二,电信业务新领域 VS 有线电视老司机(关键词:没人);

  纠结三,互联网新思维 VS 广电本位主义(关键词:没想法)。

  03一个建议:

  居安思危,向生而死。

  04N种死法:

  光进铜退,全IP化;重软轻硬,产业重构;移动为先,个客为王;固移融合,家个通吃;合作电信,时空交换;生态共存,智能管道;跨行纳贤,多措融资;五湖四海,皆是朋友。

  以及,做超媒、做电视、做手机、做汽车、做机器人、做卫星......

责任编辑:李平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